Friday, January 11, 2008

好看的DVD介紹

最近看了兩部不錯的電影,分別是『As it is in heaven』(就像在天堂)以及『Mad hot ballroom』(快樂舞年級)。

『As it is in heaven』是一部瑞典電影,描述一位指揮家因為生了心臟疾病回到小時候被欺侮的小鎮,在幫助當地教會的唱詩班的同時,唱詩班的成員紛紛找到自我,而他自己也在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找到他的天使的聲音。這部片並不會像其他瑞典電影一般的沈重,劇情中也有很多有趣的場景,整個電影的風格或許不如好萊塢式的濫情演出,但是感動人程度反而比濫情電影更能讓觀眾產生共鳴。就像劇中男主角所說,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獨特的聲音,我們要去把他找出來,我想對於喜歡音樂的人,這應該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它同時也是2005年瑞典Guldbagge獎的最大贏家,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男女主角都包辦,另一個值得你看的原因是,劇中的唱詩班大賽中,鏡頭在眾國旗中取景的那一幕,台灣的國旗就出現在螢幕正中央最大位置,ㄚ奈就是愛台灣啦。

『Mad hot ballroom』是美國的一部紀錄片(好啦~~美國不只有好萊塢),他描述了紐約國小的一項國標舞計畫,讓很多拉丁美洲裔的小孩子,可以透過跳舞,找到自己的尊嚴與面對生命的態度。我覺得這部片很值得關心教育問題的人來看,教育其實不只是傳遞技藝(這是台灣學校僅剩的),面對生命的態度才是智慧,我很欣賞他們的公民教育,不是叫你坐在教室面背誦四維八德,而是透過真正的參與讓小孩了解競爭、文化、音樂與人的互動等等議題,這樣的教育很值得我們去省思。台灣很多教育人員都在等待官方給定的教材,或是等待學校選定的教材,但是準備教材與教育方式不就是老師的工作嗎?一個教育制高點是給定方針,至於怎麼落實就是老師要去努力準備,當我們台灣的老師一致的譴責教改制度時,是否曾經想過自己對於教導教育下了多少研究與努力。之前公共電視的紀錄片『尋羊記』也讓我有類似的感想,教改真正要改的,是教育者而不是學生,重點不是學生的成績變好變壞,而是老師的態度與學養有否改變,邁入教改10年的台灣,或許可以從這些他山之石得到一點啟發吧。

4 Comments:

Unknown said...

我想,許多的老師真的很有自己的理念和對教育的熱情。只是,在教改一改再改之下,不但無法施展,更要不斷地配合那繁複及多變的行政法規,還得達到家長的期待。關於你的文章,我有幾點想要澄清:
(一)你提到:“教育其實不只是傳遞技藝(這是台灣學校僅剩的)“
或許在二十年前還是這樣,但現在的學校真的已經很不同了。我非常不認同你的看法,其實有很多老師都有自己的網頁,你可以去看看他們的心路歷程。
(二)你也提到:“一個教育制高點是給定方針,至於怎麼落實就是老師要去努力準備,當我們台灣的老師一致的譴責教改制度時,是否曾經想過自己對於教導教育下了多少研究與努力。“
這真是對於老師們的一大侮辱,教改中有一項是讓教師有更多的自主權,設計更多元的課程,問題是,教育方針一再更改,令人無所適從,再者,教師能設計教材的權力並沒有很大,許多優秀的老師還是綁手綁腳中設計了許多好課程。另外,台灣的老師,行政工作多,教學時數長,全天要24小時開機應付家長的來電,連吃中飯的時間,都要和孩子一起,然後一起午睡,課餘時間有改不完的作業,還得準備一堆教學評鑑的資料。所以,你覺得他們用什麼時間去設計課程?
(三)你最後提到:“教改真正要改的,是教育者而不是學生“
教改要成功是大環境要改,是貧富差距要改;教師本身只是經驗傳承及啟發者,教師也由學生當中學到許多,所以師生是雙向的關係。教改從來沒改過學生,我想這點要𨤳清。教改是改了制度,可卻往往用國外不成功的制度來改,當然還是失敗。

你的說法對老師不公平,要在教界待過,才能了解在職者教師的無力感。台灣也有實驗的森林小學,理念是很好,但結果都是有錢人的小孩在讀,因為以後送到國外就好。其他的孩子還是都得承受變形的聯考制度,我們都相信聯考不能訂終生,但社會的期望卻沒變,尤其是在城市教書的老師,不但得自備許多課程,達到教育部及家長的要求,要多元開放,要得提高學生程度(簡言之,好玩又要成績好);若只從開放教育及人本教育為出發點,或許學生真的有了很特別的學習情境,但這樣的老師很快就會生存不下去(因為孩子成績不好)。所以,別怪老師們,是大環境不予許。在您指責老師前,請先看看他們所做的努力。

Unknown said...

ㄏㄏ,別這麼激動,我不是老師也不是家長,只是一個老學生
(一)我相信很多老師跟20年前不一樣,我也很肯定他們的努力,我的感觸是智慧的教導,而不在於技藝的傳授。當然,現在的環境比起以前是好太多(相信我知道的,我可是被老師扁大的),只是一定要能不斷的思考教育,才能真的落實教育。很多老師有網頁紀錄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很好,但是或許紀錄下教育的方式更好吧。我對『僅剩的』這三個字道歉,或許我太誇張。對於這電影我想說的是,當你要教導一個東西,尤其是非技藝方面的(人生觀、智慧~~隨你怎麼講),在方法上直接告訴小孩怎麼做並不是好的方式,若是冒犯到老師,我道歉。
(二)我始終覺得老師的教材是一份很神奇的東西,讓我們換個身份看,我是一個軟體設計人員,在工作上我也有很多其他雜事,有時必須做測試,有時必須寫報告。我相信台灣很多工作都一樣,時間不夠用(我想過勞死的softwre engineer比老師多吧~~ㄏㄏ),但是你要在職場上生存,就必須自己充實自己的能力,不管是不是用『有薪』的時間。我同意老師的教材權小不好,但是重點是,我不贊同這個權利是『選擇用哪一套教材』的權利。24小時應付家長,沒辦法~~因為家長式另一個必須被教改的對象。改不完的作業?那為何你要出那麼多作業給自己改?
(三)制度當然要改,我從沒有說制度很好,但是制度要改老師不用重新思考,我不同意。是不是用國外的一套搬來台灣我不知道,因為正如你所說我不是教育專家也不是老師,但是我覺得唯有每一個老師去思考教育的方式,教改才能成功,而不是等中央的教法教本。

我不是老師,所以我不要批評?這我更不同意,就如同我的工作,我可以跟客戶說,你不會寫程式,所以請你不要挑Bug?你知道我們很辛苦耶,你就付錢吧?我這樣說並沒有要污衊老師,每一個認真做好的工作都應該被尊重,但絕不是尊重一個『職稱』。大環境不允許,可能吧,但隨著大環境漂流的人,又怎有權利拒絕別人的批評呢?

PS. 在一次對所有教育者道歉,如果你覺得我的想法對你造成不尊重。

Unknown said...

自從87年開始,教改新制”九年一貫“開始實行,立意不錯,讓教師有更多教學自主權,結合社區特色,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課程內容由以前的學科改為七大領域,並加入六大議題(環境、人文、資訊等),希望能統整知識及生活經驗,讓學生學到”帶著走“的能力。但配套措施呢?對於設計新課程,許多老師都充滿熱情,可是支援呢?讓我就七大領域中的幾項來說明吧:
(一)語文領域:國語、英語及鄉土語言
國語課程縮到4-5節,但目標沒變,台灣學童國小畢業後,學習到約二千六百個國字,所以學校只好將每學期必須寫作的篇數降低,結果造成學生作文程度低落。
英語大多有英語教師來擔任,他們的教學大多生動活潑,也常常有自編課程,可是有些偏遠學校,因教師人員編制小,因此無法編入英文教師,並沒有英文課程,這樣對學生公平嗎?
鄉土語言就是所謂在地語言,一般平地區為台語,苗竹一帶大多為客語,原住民區則視族別而定,有泰雅族語、阿美族語等。可是,這些語言,老師們以前都沒有上過,除了平時有在說的人以外,對很多人都是一大挑戰,目前,幾乎所有老師都修有至少36-72小時的鄉土語言教學課程,但這些師資是否另外再專門培訓才對?而不該由現任老師上陣。
(二)數學領域
在九年一貫前的新教材,倡導”建構式數學“,老師不得要求學生背九九乘法,建構式數學其實並無不好,只是它適合小班制以及腦部發展較快的孩子,對於中等的孩子,是一項折磨,我曾看過一個孩子,他成績其實還不錯,結果五年級算到二位數除法時,一題要算30分鐘。結果,現在又改回要背九九乘法。
(三)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如美術)、聽覺藝術(如音樂)及表演藝術。
以前美術二節,音樂兩節。現在全部加起來三節。因為人員編制限制,中型以下學校音樂老師也要教美術,而美術老師也要教音樂,但你要音樂老師如何設計美術教材?而美術老師如何設計音樂教材?再者,學校裡原本就沒有表演藝術的師資,只好從劇團或舞蹈團外聘,但沒經費就沒辦法。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心得,至於教師自主設計完整課程,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每一位級任,至少都要擔任五個領域的教學,(以國語為例,假設計一個課程要10小時,不包含做教具時間,一學期18課,就要180小時)即使學年的教學團隊一起來做,也很難面面俱到,加上市面上的課本都是由教育專家來編排,至少基本面已有,所以選定課本之後再來以它為出發點, 做縱向及橫向的統整, 開發完整的教學計劃,而另外有關六大議題的課程,原就是由教學團隊自行研發與設計,這是每個學校都在做的,我真的不知道你所謂的“等教材“之說何來?或許你指的是一網一本吧,若是這樣,那得先改的是聯考制度,因為現在的學生要考試前,每一科都得買十多本參考書,只因要多做題目,怕考試出的是沒念過的版本。結果,造成偏遠地區孩子的程度落差,這並非教改的本意。
另外,作業的部分,不管要出多少,總不能不出吧?會改不完是因為每天都有新的,沒人喜歡改作業,或許國外的小學生很少有作業,可是我們畢竟是少數使用象形文字的國家,若沒有透過練習,是沒有辦法記住的。曾有國外來學中文的學生,因為不習慣要書寫練習,所以過了幾年仍分不出“我“和“找“‘“也“和“他“。
當然,我不否認混的老師也大有人在,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對教師產生既定的形象。你的客戶當然可以批評你,因為他是付錢的人,而且他不會因為你的不好而否定所有的軟體工程師。但你的文章卻是針對廣泛大眾,才會讓我覺得有失公道。我一直認為教師行業是一種服務業,所以,不論做得再好,都不能盡如人意,一般服務業有時還有選客人的權力,但教師卻沒有,遇到難搞的家長,只能忍耐自認倒楣。至少學生是沒有不好的。
因為教育部的回歸主流政策,每個班上都會安插一兩位身障礙或智力發展較遲緩的學生,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注與照顧,要幫助他們融入其他同學,還要顧及其他孩子的整體發展,現在的老師真的很不容易。
關於你提到的一點,我要說的是,或許得過癆死的老師比較少,不過得躁鬱症、憂鬱症的老師卻很多,另外,老師也是容易流產的一大族群(還有一些學校規定上課時,老師不能坐下)。一般上班族,要上廁所、喝水,應該沒人會管你,但教師只能利用下課十分鐘或空堂時間,如果你剛好今天滿堂,要利用下課時間做行政工作(通常是收午餐費、填寫導護日誌等之類)、約談需要輔導的孩子、處理班上大小事,還要將下節課要上課的內容再準備一下,然後準時上課,若有任一孩子受了傷,要馬上做緊急處理,每分鐘都過得戰戰競競。不是不願意再多花時間在教育上下功夫,而是下班後(不管有沒有加班)都早已快虛脫,身心已無法負擔。我同意每個行業都有其苦處,也都很辛苦,只是教師夾在教改和教育現場中間,常常受到的是大眾的公評,而即使有滿腹的熱情,也常因種種的限制而無法發揮。人們總是因為教師的薪水不錯,又有寒暑假,就對教師產生一種錢多事少的偏見,對於他們的發聲不屑一顧。其實,因為他們在教育現場看到許多問題,可是中央總以另外一套來應付,不肯正視問題所在,受害的其實是孩子們。這些批評,教師都知道,認真的老師其實無愧於心,只是被貼上標籤真的很無奈。我衷心希望大家能先了解後再評論,雖然不了解當然也可以評論,但是不是比較容易造成視聽的混淆呢?
我有很多教職的朋友,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在這行業中堅持下去,加油!

Unknown said...

首先呢,對於教師的寒暑假與待遇我都不會覺得不公平,每一個職業都有他的生態,那是教職的生態,至於薪水,我想科技業拿的更不合理的更多~~ㄏㄏ。因此對於這個我是一點意見都沒有,甚至因為教職是比較固定的收入,在變動不高的前提下還是有老師願意任真的教育,更是令人佩服。
我所要說的並不是老師有錯,我也不是說教改沒有問題,但是至少他的中心想法是好的就應該大家一起想辦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而不是等待。各行各業都會被批評,說真的,台灣的軟體產業被批評的絕對不會少,在號稱資訊大國的台灣其實軟體產業發展的並不好,每每有人再看壞台灣的軟體產業甚至說一些不好的話時,其實我並不會這麼激動,因為或多或少都有些真實的成份值得去思考,只是不知道為何批評到教育者,所受到的反彈卻是我所遇過最大的(真的,我身邊也認識教育人員),其實批評不是啥了不起的事,很多人的工作每天在被批評,或許沒那麼嚴重。
你談到的七大領域
(一)語言
我完全同意這應該要專職的老師,但是在經歷以前語言被隔閡的一個世代後,這個工作卻是十分刻不容緩,年長的耆老正在消失,語言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因此這是應該走的路。當然,不應該由一個老師來負責,應該有更多的專職語言教師(不過這也是目前的悲哀不是嗎,專職的語言老師不多)。
(二)數學
數學的根本是邏輯,我不清楚建構式數學好不好,或者應該說教導邏輯本來就應該更靈活的在每一個不同人身上做變化。你看到一個小孩一個題目算30分鐘很難過,那是你看到在30分鐘後出現的答案,但是數學的重點是在這30分鐘之間,他是怎麼思索尋求答案的方式,老師應該去思考小孩怎麼去思考,至於制定的解題方式根本不是重點。數學是邏輯推演的過程,重點是思考的方式,背不背九九乘法表我沒意見,因為那是算術的部份,而算術只是數學的一小部份。可曾發現我們的小孩在小時候都是數學神童,加減乘除算的都比人家快,但是長大後的數學領域卻都是外國的世界,外國的孩子可能找錢還要算半天。
(三)藝術與人文
在我看『快樂舞年級』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發現他們的指導老師都是一般老師、校長之類的一般教育人員。沒錯,台灣的現況跟國外不同,因為我們之前受了科舉式的教育,一切都為了考上好學校。但是這並不健康,每一個人其實都應該有自己的藝術與人文專長,老師當然也可以把自己的專長教導學生。有專任老師當然很好,沒有,老師只要能帶學生進入這個門檻,帶出他的興趣,我想還是可以有很棒的結果的。回想我們的成長過程,如果老師當初不是只要你坐著唸書,而是帶去畫畫或是跳舞,或許現在很多人的人生會不同,這豈需一個大畫家才能辦到?

再次跟所有教育者道歉,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個人blog聊聊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覺得被冒犯。我相信有很多任真的好老師,他們都值得被尊重也值得被鼓勵,但這並不等同於不要有批評的聲音,因為我相信唯有在不斷的重新面對不同的聲音,生命才會真的多采多姿,你說是嗎。